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欢迎您!
检索:   登录邮箱 | 投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职能 干部工作 基层党建 人才工作 信息调研 党员教育 下载中心 离退休干部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工作>>人才简报
人才鄂尔多斯简报第十七期
【来源】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0日
 

  编者按:近期,市委政研室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牧业局对全市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形成了《全市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市委书记云光中同志对调研报告做了重要批示。现将调研报告全文刊发,望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全市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日,市委政研室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牧业局对全市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村牧区实用人才(以下简称实用人才)是指既能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又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既能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中心农牧户”和骨干农牧民。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实用人才12285名,其中:生产型人才3953人,经营型人才2550人,技能服务型人才5782人。从行业属性看,种植能手1635名,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33%;养殖能手2078名,占169%;加工能手240名,占195%;经营能手670名,占55%。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年轻实用人才1858名,占总数的151%;30岁至50岁的7612名,占62%;50岁以上的2815名,占229%。从知识结构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829名,占149%;高中(中专)学历的4966名,占40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5490名,占447%。从政治待遇看,每10个实用人才中约有1人为“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人为嘎查村“两委”成员,3人为党员。从收入增长看,年收入在3-5万元之间的占40%,5万元以上的占60%,远高于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但收入提高幅度相对不高,根据统计,80%以上的实用人才近4年来收入增长低于10%(详见附表1)。

  近几年来,各旗区坚持把实用人才工作放在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实用人才的培养、教育、管理力度,逐步建设了一支以乡镇站所等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干部、能带领一方经济发展的生产专业户为骨干的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牧区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他们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在农牧业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带领当地农牧民致富奔小康,在农牧区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统计,我市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明显。根据统计,我市实用人才占农牧民总数24%,略高于全国06%,目前缺口大约在3904人左右。大多数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领域,其中种养殖方面共有实用人才3953名,占总数的322%;服务型人才有5042名,占总数的41%,而涉及农产品深加工、经营管理、市场推广、科技研发及农作物育种、花卉种植、农业观光旅游等下游产业发展的人才则严重缺乏。在地域分布上,达旗、乌审旗等沿河地区人才较为集聚,符合产业构成特征,但是人才素质较为偏低(详见附表2)。从年龄结构来看,大部分实用人才都在45岁以上,年龄结构偏大。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我市的实用人才大多都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两成,大部分实用人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且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女性实用人才仅占33%。

  (二)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大多数实用人才传统理念、小农思想仍然较为浓厚,习惯于延用传统的种植技术从事农业生产,不注重学习应用新技术,不善于接纳新品种,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品种结构比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导致生产效率和效益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为薄弱。同时,一些实用人才存在怕露富、怕别人超越的思想,不愿与同行交流切磋,传帮带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生成渠道窄,有进一步老化和“断层”现象。目前,我市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大多通过自身经验积累或者参加培训形成,形式单一,且各类人才所掌握的信息技术不先进。有的地区由于产业发展单一,导致一些如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学以致用,只能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行业或者直接去外地就业,造成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浪费、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导致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人才匮乏,后继乏人。

  (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薄弱,乡镇农牧业技术服务站的服务能力不强。调研中发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均为综合服务中心,日常事务多,业务管理归属于旗级多个业务主管部门影响工作的集中正常开展。由于机构撤并,人员分流等种种原因,干部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懂专业会技术的人员更少。在调研中发现,个别基层推广中心现有人员编制29个,但真正懂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仅有4人。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浓厚氛围。一是各旗区尽快成立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和各部门职责,制定对口部门联系服务实用人才制度,统筹协调实用人才开发和培育工作。二是尽快制定出台全市实用人才开发利用及培育规划,明确实用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强对实用人才工作的指导。三是加快实用人才数据库的建设。对现有实用人才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形成嘎查村、乡镇、旗区、市级四级联动的数据采集、维护及管理体系,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二)加大对现有人才使用培养力度。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以各地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牛羊养殖示范基地、优质蔬菜种植基地和农牧业企业作为实用人才实用和培育载体,通过选送培训、出资培训等方式对现有人才进行“升级改造”。二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现有职业技术学校的投入力度,大力改善生源结构。鼓励和引导我市大中专学校和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招生就业、师资配备等方面向技术技能领域侧重。三是大力开发和培育一批适合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畜牧水产养殖、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农畜产品储藏加工等综合性生产能手。力争到2020年,使农村牧区生产型人才总数达到18375人,占实用人才总数50%以上。四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实用人才创办、领办科研、经济、文化实体和行业组织,加快培养一批农牧区经营型人才。五是依托鄂尔多斯农牧学校、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各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和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加快培养一批兽医师、植物病虫害防治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饲料肥料配方师以及畜禽繁殖服务人员等各类农村牧区技能服务型人才。六是积极发挥现有人才“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农牧区待业青年,尽快解决好实用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抓好农技推广体系和农牧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根据统计,到2015年,我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人才需求缺口在14013人左右。为此:一是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网络。按照“组织网络化、服务专职化、责任社会化、素质专业化、工作透明化”的要求,建立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二是开展责任农技推广人员联企业、联基地活动,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龙头企业、农牧民协会和种植大户“四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建设。三是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高校、职业院校涉农涉牧专业毕业生到农牧区工作,探索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人员补充机制。四是结合“双服务”乡镇政府试点和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工程的推进,力争在2015年以前,在全市49个苏木乡镇全部建立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加强基层推广队伍建设,改善基层人才工作场所和设施装备,力争使苏木乡镇每名在职干部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基层农技队伍的服务能力。五是引导和鼓励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牧业经济领域,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开展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六是稳定建立一批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镇村级农技员队伍,真正发挥他们科技指导、信息传递、技术示范推广的作用,带动农户提高种养技能。

  (四)大力引进高层次农牧业科研人才。我市现已形成包括马铃薯、蔬菜、葡萄花卉等在内的7大优势产业,目前除露地蔬菜人员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以外,其他产业人员缺口较大,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为此,我们要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推动项目实施。一是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争取在达旗、鄂前旗分别打造1-2个自治区级科技示范园区,按照科研创新、示范引领、推广普及三个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5-10名,集中培育1个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团队和40家设施农业企业;二是以鄂旗螺旋藻产业示范园为依托,以领办、参股、技术入股的方式引进2-5名在螺旋藻生产加工等领域的高层次科研人才;三是以肉羊新品种培育及绒山羊增绒、鄂尔多斯细毛羊选育提高工程为载体,与内蒙古农牧科学院长期合作,协同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多所高校,柔性引进10-15名畜牧改良优秀科研人才;四是以内蒙古白绒山羊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为平台,引进2-3名畜种改良高层次科研人才。五是根据实际积极引进一批在花卉种植、农作物育种、特色养殖等领域的人才(详见附表3)。凡引进的人才除享受鄂尔多斯“1+8”文件规定的政策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给予在职期间享受事业单位职工待遇、提供科研经费、分配住房和科研平台等政策。

  (五)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在政治待遇上给予肯定。对政治文化素质高、技能技术过硬的实用人才要进行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并选拔到村嘎查干部队伍中或可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技术特别过硬的可以直接补充到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旗区要把实用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同时,通过捆绑护林员、民政协理员、兽医防治员等项目资金和发放低保金或者养老保险等方式,对实用人才给予生活上扶持。市本级财政要设立农牧业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增加专项投入,支持农牧业科研院所、院校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建立完善职称评定办法。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分层级、分地区、分类型制定农村牧区实用人才认定标准,颁发相应资格证书。持证的实用人才可在全市范围内就业并享受当地有关政策待遇。四是加大对农村优秀人才的评选表彰力度。每年选拔一批在植被建设、种养殖、科技推广、示范带动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实用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优秀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可推荐参加享受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的评选。五是给予政策扶持。对实用人才要优先在土地流转、技术培训、项目实施、资金投入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各旗区和苏木乡镇在招录和引进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实用技术人才。农牧民子女就读涉农、涉牧大中专院校学杂费全额补助。帮助和引导农牧民子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课题组负责人:高怀京、杨明、余永崇;成员:王美林、杨云、贾巴特尔、刘芬)

打印本稿】【关闭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
友情链接
·共产党员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研究 ·全国远程教育网
·内蒙古党建网 ·鄂尔多斯在线 ·鄂尔多斯新闻网 ·鄂尔多斯人事人才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流量统计 |
版权所有: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技术支持:内蒙古纵横伟业 蒙ICP备00000248号